五一来了,民宿老板毁约了
今年五一假期的出行,注定有些坎坷。
林莲和朋友们早早定了五一去武汉玩的计划,3月10号在某OTA平台(在线酒店、旅游、票务等预订系统平台的统称)上订了一套两室的民宿,4月28日入住,350元一晚。预订的过程很顺利,但在4月15日,他们突然接到民宿老板的电话,对方表示,民宿所在的那栋楼,被查出“有人吸毒”,民宿因此被管控了,“而且他还说,他正在派出所里处理这个事”。
接到电话,林莲和朋友们有些懵,仔细一想,他们觉得这个理由“不太可信”。她告诉深燃,自己特地去网上看了,房源还在,只是价格涨到了1100元一晚。她假装为新顾客,询问还有房源吗,对方回答“有”。
她立刻向平台投诉,平台反馈,是房东忘记关平台上的链接了,但她希望能核实该民宿所在的小区是否真的被管控,最终没有获得平台的明确回复。
翻看网上同类型案例,她才意识到,自己遇上了民宿“毁约潮”。
这不是个例。从4月开始,社交媒体平台上,很多网友提到自己订好的五一民宿,被店家要求退订。店家给的理由五花八门,有的说房子还在装修,有的说民宿倒闭了,有的和林莲碰到的情况一样,说小区被查出有人吸毒,民宿被管控了。
但这些民宿大多在平台上依旧挂着房源链接,只是房价上涨了三五倍。涉及的平台很多,包含木鸟民宿、途家民宿、小猪民宿、智行旅行、携程、美团等。
今年的五一假期,是疫情政策调整后,除春节外的第一个小长假,相比于往年的3天假,今年在调休下能休5天,这都激发了大家的出行热情。
根据携程旅行数据,截至4月20日,五一假期民宿预订量环比4月平日(截至3月21日预订3月30-4月3日)增长1070%,订单均价环比增长超三成。同比2022年同期(截至2022年4月21日预订2022年4月30日-5月4日),订单量增长了1080%。
暴涨的需求背后,一些民宿正在野蛮收割。
01
民宿老板毁约,理由多离谱?
在社交平台上,很多人分享了类似的被毁约经历。他们大多在3月或4月初提前订好五一假期出行的民宿,但从4月中旬开始,陆续接到民宿老板希望退单的通知,理由五花八门。
余杨是在3月14日定好了东极岛五一假期4天的民宿,花了538元。在3月20日接到平台客服的电话,表示民宿老板忘记改价格,让他把订单退掉,重新再订。他原本订的大床房,同样的房型,4天价格变为了2380元,涨了近4.5倍。
计划五一假期到惠州双月湾游玩的耿庚告诉深燃,她3月15日在某民宿平台上花399元订了两房两厅两卫的民宿,下单后,立刻被店家要求支付300元假期服务费,她拒绝后,店家表示锁房了,要入住的房间有问题。被问及有什么问题时,对方并没有解释,当耿庚表示要投诉时,对方解释是房间长时间没有接待客人,需要重新装修。
这都给还在成长中的行业,一记重创。
那么,在“毁约潮”中,民宿和平台分别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郑小强律师告诉深燃,商家和消费者之间构成合同关系。
“如果预订界面或预订过程中,商家没有明确列出其可以单方取消的情形,也没有与消费者事先协商一致,又不符合法定单方解除事由,则无论是什么理由或原因,都不能免除商家对消费者应付的违约责任”,他表示。
商家擅自退单毁约,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这其中,商家应该承担的责任不同。如果是擅自退单毁约,商家应该承担继续履行合同义务,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而商家虚构各种理由退单毁约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的三倍。如果因为不可抗力使得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可以法定单方面解除合同。但即便真的属于不可抗力,也可以要求商家出示相关文件证明。
而OTA平台方面,相当于提供了一个供商家上架旅游住宿产品的平台,方便消费者挑选,他表示,“不少OTA平台会与民宿签订商家入驻协议,完全可以在协议中要求商家不能随意取消住宿订单、设置平台处罚规则”。
“如果OTA平台明确向消费者承诺了商家单方无理由取消订单的后果,则需要按承诺履行,否则构成对消费者的违约。当然,如果OTA平台明知或应当知道民宿商家利用OTA平台侵害消费者权益,但没有采取必要措施,则需承担连带责任”,郑小强表示。
在他看来,“商家的擅自毁约行为,表面是不惜一切追逐短暂的眼前利益,实际上反映的是,当商品的市场需求突然猛增而导致价格大幅度上涨时,商家如何平衡好诚信原则和利益原则的关系。为了眼前利益放弃诚信经营,势必影响长远利益,得不偿失”。
这是耿庚解封后第一次出去玩,选择民宿是因为和朋友们一起,想要一个像家一样的房间,而且和酒店不一样,她预订的民宿还能带宠物。据她观察,周边同类房子价格都涨到1000多元了,这次出行,她计划了好几个月,做好了吃喝玩乐的笔记,但可惜“合适的房子都快没了,我估计要睡沙滩了”,她有些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