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点到即止?以色列会如何反应?专家称取决于这两个因素


当地时间4月14日凌晨,伊朗革命卫队宣布对以色列目标发射了数十枚导弹和无人机,针对以色列犯下的众多“罪行”,包括1日对伊朗驻叙利亚使馆的导弹袭击。据报道,耶路撒冷和内盖夫地区响起警报。

伊朗媒体称,伊朗成功袭击了以色列内盖夫最重要的空军基地,该基地是“以色列用于袭击伊朗驻叙使馆的基地”。一伊朗军方人员强调,所有攻击目标均为军事目标。

微信图片_20240414151518.jpg

▲西北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主任 王晋

以色列4月1日袭击伊朗海外使领馆后,伊朗国内的愤怒情绪不断积聚,迫切需要采取行动以缓和民众的不满。尽管伊朗采取了反击措施,但其行动表现出了明显的克制。“伊朗在执行军事行动时保持了一定的控制,并未对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其他领事馆或代表机构进行攻击,同样也没有对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力量采取行动。”王晋指出,这种克制“是因为伊朗不愿意和以色列或者美国爆发全面冲突”。

他进一步解释道,伊朗在决策时权衡了多个因素。一方面,伊朗不愿冲突大规模升级,以免国内经济社会陷入全面战时状态,承受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伊朗也考虑到周边区域的稳定。如果冲突进一步蔓延,可能会破坏与沙特等海湾阿拉伯国家刚刚缓和一年左右的关系,导致新的猜忌和紧张。

因此,伊朗选择了相对克制的反击方式,既回应了国内民众的情绪,又避免了事态进一步升级。“从袭击的规模来看,伊朗发射的武器数量有限,包括无人机和导弹在内,远低于以色列国内媒体之前预估的第一波攻击可能达到的1000多枚。实际上,伊朗此次发射的武器数量大约在100到200枚左右。”王晋表示,“由于攻击规模有限,以色列的损失也相对轻微,因此冲突进一步升级的可能性并不大。”

王晋还表示,伊朗在选择行动时间上也表现出策略性。斋月结束后的第一个周末,对于伊朗的军事行动是一个较为有利的时机。同时,考虑到以色列的宗教日程,伊朗选择在安息日后的第一天发动攻击,有利于向以色列展示其愤怒和不满。

红星新闻记者 邓纾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