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斯这话是想和中国争抢全球南方,但…”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美国副总统哈里斯上周与以色列总理会面,谈及加沙局势时她称情况“令人震惊”,她不会对苦难“变得麻木沉默”。一席话与共和党人的立场截然相反,又与总统拜登的一贯表态有着微妙区别。

港媒《南华早报》3日援引专家分析报道称,哈里斯对加沙人道主义危机更具同情色彩的言论,可能有助于改善华盛顿在全球南方领导人眼中的形象,并同北京争夺在这些国家中的影响力。不过,在中美竞争加剧之际,这些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将要求哈里斯拿出实际行动,取得一定进展。这种进展取之不易,即便她能够在11月美国大选中获胜。

新加坡知名学者、资深外交家马凯硕指出,在“全球南方向中国靠拢”时,哈里斯需要用行动兑现诺言,对美国现行政策做出重大转变,努力倾听全球南方领导人的声音。但可悲的是,“许多美国领导人已经失去了倾听的艺术”,也没有吸取殖民时代的教训。

2023年3月27日,加纳阿克拉,哈里斯和加纳总统纳纳·阿库福-阿多出席新闻发布会。视觉中国

2023年3月27日,加纳阿克拉,哈里斯和加纳总统纳纳·阿库福-阿多出席新闻发布会。视觉中国

虽然峰会是声势浩大的召开了,但华盛顿智库史汀生中心负责研究全球南方问题的奥德·达纳尔(Aude Darnal)指出,在许多地区专家看来,这类会议上美方做出的很多承诺都是反复未兑现的空头支票。她也怀疑,仅凭几次短暂的访问,与和非洲有着深厚伙伴关系的中国相比,哈里斯又能掌握多少非洲不同国家的需求、期望和利益。

和马凯硕的看法类似,达纳尔认为哈里斯的多种族背景不会为处理地缘政治问题带来非常乐观的作用,但希望这能促使她对世界有着更细致入微的看法,更好地了解世界其他国家,包括全球南方国家,这是哈里斯有别于拜登和特朗普的地方。

达纳尔继而表示,哈里斯可以在全球治理改革方面采取更加真诚的态度,而拜登在这一领域没有兑现诺言,“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方面,他(拜登)做出了一些承诺,但没有采取实质行动。”

她还提到,过去几十年来,对那些因发展缓慢、被西方忽视、认为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影响力有限而失望的国家,中国投入了大规模的经济和外交投资。就说最近,成功斡旋伊朗沙特和解后,中国又促成巴勒斯坦14个派别举行和解对话,签署了重量级的《北京宣言》,在中东继续扩大影响力。

同样在中东,反观美国,其向加沙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计划已经基本以失败收场,砸了2.3亿美元造的临时码头早早停止运营。强烈支持以色列的拜登政府,又与把以色列告上国际刑事法庭的南非形成对立,闹了个脸红。

考虑到这场外交争端,达纳尔一脸“看热闹”,说如果哈里斯成为美国总统,她将如何处理与一个关键非洲伙伴的外交政策分歧,将会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